建筑垃圾是城市发展的心病之一,相较于生活垃圾的多样化处理模式,数倍于生活垃圾的建筑垃圾大部分只能通过回填方式处理。昨天,在位于通州区的北京建工集团城市副中心A2项目工地,记者看到,收集来的建筑垃圾通过循环利用处理系统变成各种再生建筑材料,每天能消纳上千吨,基本实现了建筑垃圾不出门。

城市副中心办公区建筑工地里,塔吊高耸、机器轰鸣,一片热火朝天的热闹景象。繁忙中,几辆大型装卸车将破碎后的混凝土块集中拉走。建工集团A2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王建忠告诉记者,一般建筑工地都会进行路面硬化以方便施工,这就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。“我们这个项目目前硬化面积近13000平方米,厚度最低也在0.3米左右,另外还有一些临时建筑也会用到混凝土。”过去,这些混凝土基本都是“一次性”使用,施工结束时就会被破碎拉走,绝大部分变成了建筑垃圾堆放在填埋场。“费时费力,成本很高不说,咱们北京现在也没有多少地方可填埋了。”据了解,现在建筑垃圾平均每立方米外运成本约30元,如路程远成本还得增加。

“所以,我们努力让这些垃圾不出门。”顺着王建忠的指引,记者在工地的北侧看到另一番景象:一条传送带不停地将一块块巨大的建筑垃圾送进机器,经过破碎、分选、筛分、处理等一系列工艺之后,成块的建筑垃圾被细化为直径不等的石料;一侧的空地上,大量石料堆成了山包,细软的小石子上紧紧地裹着苫布。这些大小不一的石料就是骨料建材,可作为混凝土、筑路路基和透水砖生产的重要材料。

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烁介绍,这套循环系统能将直径五六十厘米的混凝土块变成直径从0.5厘米到4厘米不等的粗细料,“细的用作混凝土材料,粗料可以当路基材料。而现在购买这些材料的成本也比过去涨了几倍,所以说一套系统节约了两份钱。”目前,该套系统每小时能处理80吨建筑材料,每天能就地处理上千吨建筑材料。李烁透露,通州环球主题公园也正在使用这套系统,每小时能处理120吨建筑垃圾;正在建设的朝阳区孙河建筑垃圾处理中心也会使用这套设备。

建筑垃圾其实是放错了地儿的资源,除了能够制成环保建筑材料之外,处理分离出来的碎木条、碎胶条等轻物质可用于焚烧发电,钢筋、铁丝等金属材料可实现废品利用。同时,与传统的填埋法相比,资源回收利用方式每年可节约大量的填埋土地。数据显示,本市建筑垃圾年运输量达4500多万吨,其中85%是开槽土,除了通过回填方式进行利用之外,需要资源化处理的建筑垃圾约有600万吨。

据了解,去年底本市已发布“十三五”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,明确提出在石景山、大兴、丰台、房山、海淀、朝阳六区规划建设6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,以实现建筑垃圾规范处置率达到85%。目前,位于石景山的首钢建筑垃圾处置中心已投入使用,年处理能力达到100万吨,大兴项目已基本完工,丰台、房山、海淀、朝阳项目正在建设中。希望通过分区设点、就近处理各区产生的建筑垃圾,既减轻垃圾处理压力,又能缓解交通,抑制扬尘、遗撒等现象。